热门: 小区顶层62户家家漏水   男子扮警察专骗黑车司机   申城前6月新增岗位34万   59元享两小时游艇浦江游   上海上半年GDP增长7%   沪百条小河水质报告出炉   七百万征婚案揭婚介内幕   上海一本录取14日开始   “最文艺的火车站”暂不拆   浦东机场日客流破12万   “安倍”机器人亮相上海   入伏申城连遇两个污染天   27省明确高温津贴标准   "飞机中的苹果"落户临港   申城今日冲击首个高温日   
【浏览字号:
"北马"成国内首个全程马拉松赛事 "上马"要看齐?
http://sports.online.sh.cn 2015-07-19 09:12 [来源]:解放日报

    上周正式开始报名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有个大变化:取消迷你、10公里、半程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全程马拉松赛事。这一改变,效仿了世界六大知名马拉松,目的是让赛事更趋于专业化。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马拉松比赛中99%都是大众选手。那么,为何以业余选手为参赛主体的“北马”,突然选择往专业转型?业内人士的观点是:野心!

    从“求参与”到更趋专业性

    纵观世界顶尖城市马拉松赛事,几乎都经历了从“求参与”到体现专业性的转变过程。一位有着20多年国内马拉松办赛经验的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符合专业竞技标准的马拉松赛,严格来说只能有一个。参与度、认知度和相关保障是初级阶段,最后只有做到标准、专业,才能成为世界马拉松的顶尖品牌。”

    为何选择现在转型?“北马”组委会人士向记者透露:“几年前已经在酝酿向六大马拉松看齐,现在启动是因为火候到了。”这让记者想到一名叫张宏的马拉松爱好者:3年前,她还是朋友眼中典型的上海“娇小姐”。如今,她平均一至两个月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每天坚持跑至少10公里。而在2012年随朋友参加“上马”前,这名拿着高薪、喜爱旅游的80后白领,连马拉松全长几公里都不知道。

    记者对“火候到了”的理解是:除了赛事本身能力外,普通跑者开始对跑步有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仅满足于跑起来,而是渴望跑得更好、更专业。记者熟识的一位国内著名中长跑教练,如今就受邀请,每周为一些企业高管、经商人士等授课,用专业的训练方法帮助他们提高马拉松成绩。

    专业性体现在以参赛者为先

    城市马拉松的专业性体现在赛事规则、配套服务和办赛理念上。一方面,专业就意味着要参照奥运会马拉松赛的规格和标准,在保留城市马拉松特点的前提下,以竞技体育的规格来严格要求。举例来看,世界六大知名马拉松都只有全程项目,便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就是要具备“参赛者为先”的理念。《领跑者》杂志主编谭杰认为,目前马拉松赛事最大块收入源于赞助商,这导致赛事组委会常想着如何服务好赞助商。而如果组委会的利润绝大多数来自跑者,那么参赛者的权益应会得到更好保障。

    仅从报名费就可见一斑:纽约马拉松外籍参赛者报名费为266美元,波士顿马拉松则为225美元。包括“上马”在内的国内一线马拉松赛事,报名费不及它们的十分之一。可即便报名费再上涨一两倍,“上马”组委会方面告诉记者,赛事仍将入不敷出。

    应多些公益功能的路跑赛

    在认为自身条件成熟后,“北马”目标更加明确。虽然比“北马”年轻,但即将年满20岁,在安全保障、赛事服务、国际化程度都是国内佼佼者的“上马”,是否也该有点野心了?“上马”组委会负责人周瑾告诉记者,今年“上马”不会对项目作出任何改变,因为必须考虑到现在报名的难度和很大一部分初级跑者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美国每年举办近800场马拉松赛。而我国的注册赛事才接近100场,上海今年增添了两场半程马拉松赛,可组委会还是有所顾虑。“如果再多一些公益功能的路跑赛,我们会考虑在以后调整各项目参赛比重,增加长距离、竞技类项目的参赛名额。”

  • 分享到:

  • 大上海体育公众号

  • 爱上海爱申花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作者]:姚勤毅 [选稿]: 小蔡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4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