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海上体坛

揭秘如何看懂霹雳舞?一个环节比对战斗舞还要过瘾

  谁是成为“世界舞王”?帅气潇洒的动作,劲爆动感的音乐,作为奥运会最年轻的竞赛项目,霹雳舞将在今年夏天,首次亮相巴黎奥运赛场。在此之前的5月16日至19日,仍在为奥运资格而拼争的全球高手,将齐聚上海,通过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争夺通往巴黎“舞林对决”的最后门票。

  从红极一时的舞蹈到进入奥运殿堂,霹雳舞经过了怎样的发展衍变?当你坐在场边也随着音乐舞动之时,又该如何看懂选手动作的含义和难度?

  有别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983年电影《Flash Dance》上映,霹雳舞很快火遍全球。当时,年轻人烫着爆炸头、扛着录音机,脚下“太空步”、手上“擦玻璃”,这是属于一代人的青春印记,也被认为霹雳舞就是这个样子。

  虽然不是跳得最好的那一位,但影视演员孙红雷却是国人公认的“霹雳舞之王”。出道之前,孙红雷曾凭借出色的舞技,赢得黑龙江省霹雳舞大赛冠军。

  不过,这种霹雳舞的辉煌很短暂,随着上世纪9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的兴起,霹雳舞的地位逐渐被“劲歌热舞”所取代;跨过新世纪后,伴随着日韩偶像团体的兴起,街舞又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追逐的潮流。

  现如今的霹雳舞其实就是一种以个人风格为主的技巧性街舞舞种,吸收了巴西战舞、体操、中国武术等不同体育及艺术形式的元素和动作,综合了协调、力量、舞美、创意等专业技巧,体现了活力、张扬、力量、平衡、潮流等街舞元素。

  到了21世纪,鉴于霹雳舞的运动性质及其在全球青年群体中的热爱,霹雳舞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兼具体育和艺术的文化形式。2016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将霹雳舞加入2018年青奥会正式竞赛项目。2020年12月,国际奥委会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大项,设男女个人各一枚金牌。

  进奥运之后规则严控选手素养

  去年的杭州,霹雳舞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比赛依次分为资格赛、循环赛、淘汰赛、半决赛、铜牌赛、金牌赛等几个阶段。

  比赛规则为,DJ随机播放音乐,运动员根据音乐表演,每人表演时间不超过60秒。资格赛时,每4人一组上场,按照得分情况进入下一轮比赛。从循环赛开始,采取红蓝两方在场地内轮番表演,也就是对战斗舞的形式进行,双方各完成1次对决,称为1轮。而巴黎奥运会之时,霹雳舞比赛会分为小组赛、8强、4强、铜牌争夺战和金牌争夺战五个阶段。从8强战开始,实行三局两胜的赛制。

  中国霹雳舞“第一人”、霹雳舞国际级裁判汪珅炅介绍,霹雳舞比赛从身体素质、艺术性和演绎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运动员的表现,技巧、多样性、原创性、完整性和音乐性,每个部分各占20%。

  其中,技巧考核选手的运动能力、身体控制、动作能量、空间意识和形态;多样性考核选手的动作数量和变化;原创性考核选手的即兴、创新、自发性和个性;完整性考核选手的动作干净、近乎零失误、flow的一致性;音乐性考核选手的同步性、节奏/旋律/韵律、质感。

  由于是从街头运动发展而来,现如今的世界级街舞或霹雳舞比赛中,选手之间会有一些合理的挑衅动作,以增加比赛的氛围和刺激感。但据专业人士介绍,进入奥运会之后,霹雳舞比赛严格控制选手的职业素养,运动员不可以冲着对方喊话或者以动作挑衅对手,甚至说运动员只是冲着对方挥挥手,都有可能会被视为挑衅,更不要说种族歧视、侮辱手势、暴力动作、故意触碰对手等过激的动作或语言。

  一个环节比斗舞还要过瘾

  年轻、时尚、热烈、感染性极强……这些都是霹雳舞的标签。汪珅炅介绍,在青奥会对新增项目进行测试之时,国际奥委会发现,霹雳舞特别吸引年轻观众。在四个新增大项里,霹雳舞的现场观众人数最多。

  进入奥运会之后,霹雳舞有了更强生命力。据汪珅炅介绍,如今全国有20余万人在学霹雳舞,上海已经有30多家专业工作室。

  关注过去年杭州亚运会比赛的观众会发现,霹雳舞有一个特点:在舞台上,有2位DJ、3位MC(喊麦者)、9位裁判,裁判、DJ、MC统一着装,但运动员穿得五花八门——大多穿得比较动感,以运动服、板鞋为主。因此,霹雳舞大概会是奥运舞台上,衣服款式、花样最多的一个比赛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比赛的现场音乐是保密的,调音师给出音乐后,参赛选手需要即兴发挥,“反应的时间大概只有几秒钟”,然后迅速选择适合的舞蹈动作进行表达。汪珅炅表示,选手的临场反应非常重要,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往往会憋几个“大招”,在关键时刻赢得高分。

  记者在去年采访杭州亚运会时发现,霹雳舞不仅是现场氛围最浓烈的比赛之一,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环节,在开场之前,裁判们会率先“炸场”,不管是身着西服还是运动套装,音乐响起,他们率先放出“大招”,在地板上翻滚,直接就点燃了现场气氛。如果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和巴黎奥运会比赛现场也有这样的安排,恐怕是不容错过的环节之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责任编辑:张晓莉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