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海上体坛

F1中国大奖赛20年磨剑 不止赛事更是城市品牌传播

  暌违四年,上海再迎F1中国大奖赛——赛事迎来20岁生日,首位中国F1车手、上海小囡周冠宇也首次迎来主场比赛。21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大奖赛正赛正式打响。

  这个周末,F1中国大奖赛和上海,已成全城热词。不管是亲自前往上赛场让耳朵过一把“畅听”发动机轰鸣的瘾,还是在电视机、手机等大小屏幕前观赛,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车迷将通过F1中国大奖赛和周冠宇的表现,领略上海这座城市对外展现的品牌形象,感受中国新生代的自信和力量。

  火爆背后是时间积累

  20日,在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的冲刺赛中,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以领先第二名13.043秒的优势轻松夺冠。索伯车队的中国车手周冠宇最终排名第九,以一名之差无缘积分。在下午进行的正赛排位赛中,维斯塔潘以1分33秒660夺杆,这也是红牛队史的第100个杆位。

  作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的F1,自带无尽魅力,吸引了全球车迷的目光。今年是F1中国大奖赛20周年,也是这站比赛自2019年作为F1历史第1000站比赛之后再次回归。数个“首次”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多个亮点:时隔五年再次回归上海、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在主场迎来首秀、全新引入的冲刺赛等,都令这场比赛备受瞩目。这个周末,来自全球的车迷汇聚于嘉定,带着对赛车运动的热爱与期待,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根据赛事举办方的票务数据,F1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将有近20万人到场观赛。1月9日20点,2024年F1中国大奖赛正式开票。开票伊始,承办F1中国赛事的久事体育app瞬间被车迷抢崩。此后,社交媒体上“没买到票”的话题迅速发酵。

  据悉,总共20万张门票分两次投放市场,每次都在一小时内一抢而空。从门票销售情况看,近20万人次购票观众中,境外观众占10%。上海地区以外的观众占总人数的80%,这一比例创20年来最高纪录。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亦斌认为,今年F1赛事的火爆,除了诸多首次加持之外,也和车迷、观众的报复性消费心理有关,“由于疫情原因,中间停办了四届,这次恰逢20周年,因此大家被挤压的需求忽然爆发。”

  不过在笔者看来,今年F1的无比火爆,更是这项运动在上海20年生根发芽、时间积累之后的水到渠成。2002年10月21日,上海终于获得了F1的承办权——继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中国足球奋战44年打入了世界杯决赛圈之后,中国攻克了世界体坛三大顶级赛事的最后一道堡垒。

  2004年,F1赛事首度落户中国,这项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商业价值最大的运动,首次在上海赛车场发出轰鸣的最强音。2019年,F1历史上的第1000场大奖赛在上海顺利闭幕。今年是F1中国大奖赛举办的20周年,时隔5年,F1大奖赛再一次重回上海。

  来自昆明的车迷小闵,这个周末带着儿子到上海观看F1——在十多年前,妈妈都会带她来上海观赛,“一开始我还小,不太懂F1有什么好看的,但妈妈认为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的魅力——在中国,只有到上海才能看到顶级的F1赛事。现在我也当了妈妈,就继续带着儿子支持梅赛德斯AMG车队。”

  小闵和F1中国大奖赛的缘分,其实也是F1运动在中国深入人心的缩影——2004年,当时组委会还需要花钱在传统媒体投放科普内容专题,告诉人们什么是F1运动;经过20年16次赛事的不断举办,在上海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不仅早就让国人耳熟能详,更逐渐积累了相当庞大的车迷群体。

  2004年首届赛事,三天比赛吸引了26万人次观众,这个纪录至今未被打破。但相比当初90%去看热闹的观众,如今走进上赛场的车迷往往是第二代、第三代车迷。20年前,他们是第一代的车迷带着前往上海赛车场的孩子;当年的孩子如今为人父母,他们又带着自己的孩子体验F1文化。在上海,观看F1中国大奖赛,早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爱好传承。

  产业背后是文化沉淀

  赛车运动看上去是一项体育竞技,但本质却是商业活动。作为世界上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之一,F1赛事中的赛车车身涂装的每一个LOGO,都代表着赞助商的真金白银。在全球顶级赛事体系中,不管是赞助价格还是比赛的门票,F1都是以“贵”著称。

  明明那么贵,为啥还是有人抢着买单,还是有人愿意付费观赛?在笔者看来,F1赛事是体育产业、汽车产业的跨界融合,如果仅以体育产业为观察角度,F1中国大奖赛能吸引20万人次的参与,根源是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体育文化。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曾在《多维创新,促进体育消费》主旨演讲中提及,体育产业可笼统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体育实物,如球鞋、瑜伽裤等体育装备;另一种是没有实体的体育服务,如掏钱买票观赏一场精彩的F1赛事、身体力行参与一次马拉松赛事等。她认为,体育产业最终建立在体育运动文化这个基础之上。

  以F1观赛为代表的体育消费有一个鲜明特点,消费者的忠诚度高,具有不可逆性,这种黏性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依托。不过,体育消费独特的长尾效应,也建立在体育产业的超长周期基础上,想赚“快钱”的大多沦为泡沫,“慢钱”则需要下功夫从消费意识、人群、习惯等方方面面去涵养培育,最终支撑起体育产业良性循环的,是全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引领。

  经过20年的不断培训和发展,中国涌现出一大批肯为自己的热爱买单的铁杆车迷,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车迷文化。同时,参与F1的全球车队、赞助商等,也十分看重上海这座城市背后代表的中国体育消费、汽车工业市场,特别愿意在上海展现自身的科研实力、国际背景。据悉,在F1中国大奖赛期间,梅赛德斯-AMG车队就结合体育赛事消费新场景,在上海设置了多个面向公众的赛车文化推广平台,推动赛车文化传播,助力赛事经济。

  内外联动下,磨剑20年的F1为上海带来“文商体旅融合”的客流消费效应十分明显,带来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尤其旺盛。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为参考,2019年上海举办的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超过102亿元。其中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三项赛事直接经济效益的贡献占比超过70%。

  F1的火爆,也是上海体育消费不断增长、体育文化不断沉淀的一个缩影。志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上海,在2023年有129万人次现场观看在沪举办的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带动消费37.13亿元,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达128.64亿元。2024年,上海将举办包括F1中国大奖赛在内的175项国际国内体育大赛,奥运会资格赛、环球马术冠军赛、上马等一批高水平比赛将接连上演。

  赛事背后是城市品牌

  城市是体育的赛场,赛事是城市的秀场。像F1这样的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是上海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上海正在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也在迈向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这就需要注入更多国际化、专业化元素。体育赛事促进着人流和商流的不断集聚,体育也正在成为传播城市品牌、展现城市特质的全球化窗口。

  除了约20万人次的现场观众,全球更多的电视观众,将通过F1感受上海的媒体影响力。“F1在上海举办,还有海量的媒体观众,F1每站比赛将吸引8000万到1亿的电视机观众。除了赛事本身外,这为上海城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地展示形象和塑造城市品牌的机会。体育赛事可以全方位展示上海市的软硬件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赛事举办也体现赛事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东锋表示。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可以被视为传递主办城市实力与发展水平的有效信号。刘东锋曾与同事合作,对F1中国大奖赛的英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大赛对主办地城市形象的影响。他们发现,除赛事实况和成绩的报道外,有9.8%的报道会关注上海的产业和技术发展,5.1%的报道关注上海商业、经济、旅游方面的内容。所有报道中,态度中立的占一半以上,态度正面的约占36%,态度负面的占9.4%——整体上,举办F1赛事,对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关联,体育赛事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哪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做到世界领先,值得上海学习借鉴?据悉,对于“体育城市”,全球有三大评价机构:英国SPORTCAL公司GSI排行榜、SportBusiness排行榜、美国博雅体育国际体育城市排行榜。

  一座城市在这三大排行榜的数据,基本能说明这座城市的体育影响力以及城市的综合实力。最终位列排行榜前十的城市,都具有三大特征:第一,经常举办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赛事,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第二,职业体育高度发达,大多是国际顶级职业联赛的举办城市,且往往拥有国际知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第三,体育媒体发达,重视体育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目前公认的五大全球体育城市分别是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和洛杉矶。这五大城市也是全球城市排行榜上的佼佼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

  目前,上海虽然在不断进步,但和这些城市还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二是高端。基础是群众参与基础相对薄弱,体育人口相对较低,上海的体育文化相对匮乏。从高端角度来看,职业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上海虽然拥有国内唯一的F1赛事,但在具有很高影响力的高端顶级赛事层面,与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刘东锋认为,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上海通过国际体育赛事推广城市品牌,“首先要厚植群众的体育基础,要促进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和体育产业;第三,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体育赛事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体育赛事之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华 责任编辑:张晓莉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