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上海足球

崇明足球形成生态链 资源集聚或成海派体育新地标

  摘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不少上海足球爱好者以及青训队员,都会在这里感受浓郁的崇明足球氛围。

  身穿一袭亮红色球衣,脚下踩着黑白相间的足球,皮肤黝黑的盛宇清在阳光下更显“精神小伙”活力范儿。十米开外,父亲盛强端详儿子兴致盎然参与活动,微微点头:“孩子今年就读竞存小学三年级,我们没帮他报学习课程班,只有文化体育兴趣班。比如学踢球,包括学校课程、课外训练,一星期要上五节足球课呢!”

  盛强、盛宇清能在一起感受足球亲子时刻,源自上周末举办的2020崇明新河镇生态旅游足球嘉年华。这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文化节活动放在崇明唯一的11人制社会足球场——富盛足球场举行,在利物浦队歌“你永不独行”、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意大利之夏”“飘扬的旗帜”等激情四射足球主题音乐的陪伴下,约80组家庭的近200人参与九种品类的亲子足球游戏活动,现场氛围火爆又温馨。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整合体育产业资源布局,大力发展自行车、路跑、足球、水上运动、房车露营等户外健身休闲项目,建设崇明足球区”。在这一背景下,优质足球资源集聚的崇明新河镇以及区域内富盛经济开发区,正积极发展足球文化产业,也有意靠拢打造“足球特色小镇”目标。

  培养兴趣,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

  富盛足球场是一座11人制标准球场,人工草皮柔软厚实,小球员就算摔一跤,也仿佛在毛毯上翻滚,不用担心受伤问题。看着儿子和同伴们快乐玩耍,在大新中学担任物理老师的盛强感慨:“这么好的场地条件,也有来自市区的优秀青训教练,好机会当然不能错过。我们支持孩子踢球,不是希望他当球星,而是希望他在团队运动中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互助协作,最加强交流,学会沟通,保持健康阳光的心理。”

  和盛强一样,约80名家长都到现场,陪伴自家娃参与趣味足球游戏。“踢倒保龄球”,考验小朋友的力量和脚法;“分组接力抢球”,锻炼的是团队合作和防守意识;“投掷皮球躲猫猫”环节,考验的是小朋友的灵敏反应……

  不少身时髦休闲服的年轻妈妈,脚蹬粉色运动鞋,拿着手机盯着自家孩子拍视频。一位妈妈认为,“小孩子当然喜欢玩,我是第一次知道我女儿喜欢踢球,教练和我说,她的球感很好。天高气爽,能这么多同龄孩子一起玩,我们家长放心,这个周末太充实。”

  看着开心流汗的孩子、一脸慈母慈父笑容的家长,站在场地中央负责现场活动细节的姚鹏,舒了一口气。这次生态旅游足球嘉年华活动由戎灏体育承办,旗下上海崇明蓝色风暴足球俱乐部,今年首次获评“上海市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成为沪上17家得到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足协授牌的青训基地之一。身材高大的姚鹏此前一直在申花俱乐部担任梯队教练,如今退休后受聘担任俱乐部青训总监,扎根崇明岛当孩子王。

  “上午,教练组刚带队参加上海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俱乐部U8队赢下第一场球。”姚鹏坦言,自己从职业俱乐部梯队来到崇明,感受到上海青训发展的地区差异,但差距背后就是提升空间很大。他说:“崇明青少年足球的基础和水平,目前确实杨浦、普陀和浦东等有差距,但换个角度看,也充满机遇。我们教练组既充满信心,但也急不得,还是要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环节做到位。”

  姚鹏告诉记者,崇明家长比市区父母更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这时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爱好,要放在第一位。“崇明地方很大,新河镇的学校对足球开展比较支持,离富盛足球场也近,训练条件较好。其他如城桥镇、陈家镇的小学,路程超过20公里,让家长送孩子过来训练不太现实,我们希望和更多学校合作,更多送课进学校。”

  资源集聚,崇明足球形成生态链

  崇明自2015年开始创建上海首个全国足球区。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把崇明建设成足球设施一流、校园足球普及、足球文化浓厚、足球人才辈出,在全国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足球区”。

  20年前,徐根宝在崇明十年磨一剑,让足球运动这团扑不灭的火焰,在瀛洲宝岛生根。2014年底,上港集团全资收购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100%股权,各方达成共识:新的上港足球俱乐部留在崇明,企业注册于上海崇明富盛经济开发区。

  取之于足球,用之于足球——富盛园区在中超顶级俱乐部上海上港鼎力支持下,通过携手区体育局、区足协等,履行社会责任,反哺于足球事业,悄然带动祖国第三大岛的社会足球、草根足球、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发展。崇明社会足球、青少年足球,渐有燎原之势。

  资源汇集的崇明新河镇以及富盛园区,悄然实现岛内各种优质足球资源的“五个一”集聚:一块社会足球场、一个上港崇明球迷会、一支征战上海全市联赛的足球队、每年一届的崇明富盛杯足球邀请赛、一个注重青少年培养的蓝色风暴青训俱乐部等。

  除了已建成的足球场馆设施,正在改建的青少年足球营地,让人眼前一亮。记者走近原来井亭村村委会,发现被绿树环抱的三幢办公建筑,正增添更多足球元素。白色外墙,正在描绘外形酷似C罗、梅西等足球元素的彩绘图案;建筑中间的篮球场;只待铺上人工草,就变身一片5人制足球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井亭村,计划打造一个适合沪上青少年足球开展交流的训练营地,集住宿、餐饮、参观、研学、培训为一体,并配置智能化教室和多功能观赛厅。

  图说:井亭村青少年足球营地室内足球主题展效果图。

  图说:井亭村青少年营地外墙开始绘上更多足球图案。

  “在目前已建成的一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的基础上,再规划新建一至两片11人制天然草足球场,建造以解放崇明岛登陆纪念碑为主题的红色爱国主义球场,并完善足球场周边设施配套。”崇明区新河镇党委宣传委员龚寅时这么介绍。据悉,有关方面也希望借助足球运动的辐射力,通过引入足球产业,实现体育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足球文化,靠时间积累深厚底蕴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所有体育项目中,足球是体育产业最大的单一项目。2018年足球运动全球年产值达到9824亿美元,排名第17,是世界第17大经济体。有关数据统计,全球球迷超过16亿人,中国球迷超过3亿。

  图说:武磊是目前唯一效力欧洲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

  在《中国足球改革方案》推出后,全国出现一批足球特色小镇。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足球特色小镇,更多还是打着足球概念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足球内容的生态化打造,足球资源的聚集,还缺乏成熟模板。

  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等足球发达国家,就有很多俱乐部便是诞生在小镇上。以足球文化著称的俱乐部和小镇比比皆是,很多俱乐部的名字便是以小镇的名字命名。这些成功案例背后,无外乎是足球文化的深厚积累,是足球底蕴的对外展示。

  对标国外成熟案例,国内打造足球小镇存在体育内容、体育专业性不足的短板,阻碍了足球小镇的发展。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国内的体育小镇在运营方面,其运营模式与房地产开发是两回事儿,打造体育项目需要相对专业化的团队去管理,进军体育板块业务,配套的产业和服务都要跟上。切记最后不要演变成单纯的卖房子。”

  相比之下,如今崇明打造足球特色小镇,也是一种水到渠成,有着各种优势资源集聚的优势。这里有根宝足球精英基地,出人才;中超冠军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注册在富盛经济开发区,税收反哺,有资金;这里还在打造崇明足球区,有政策;今年上海崇明蓝色风暴足球俱乐部评为上海市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有普及与提高——崇明的社会足球、青少年足球,已初步形成一个生态基因链条。

  日前,由新河镇人民政府、富盛经济开发区主办的新河“富盛足球小镇”建设圆桌会议落幕。这也是积极发展足球文化产业的新河镇,第一次提出打造“足球特色小镇”的目标。这个足球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还是立足于发展崇明足球本身,尝试推动足球与文化旅游、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足球为依托的全域旅游。

  体育小镇,足球也能助力乡村振兴

  参照国外体育小镇、足球小镇的发展理念,首先需要具有独特优势,才能吸引当地乃至上海乃至全国的足球运动爱好者(消费者)。由此,足球小镇首先要服务于周边辐射区,吸引辐射区的人群经常到来,确保长久生存、健康发展。

  上海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陈富贵认为,足球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有一个培育的过程,难以一步到位。其中,共享与创新是产业链完善的前提,也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从整体而言,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规划为先,生态为基;特色为本,文化为魂。

  参与圆桌论坛的崇明区新河镇党委书记顾惠明认为,培育特色体育小镇关键是做好体育扮演的角色定位,让体育内容成为特色,同时借助旅游、文化、教育等其他行业实现融合发展,让小镇的体育特色更多元。崇明区体育局局长姚李超表示,足球特色小镇建设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体育要像阳光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享受自由,体育让新河更美好,让社区每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新河镇地处崇明岛中部,东接堡镇、西接城桥,南拥长江,北靠东平,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8.3公里,总面积 66.7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6个居委,总人口4.6万人。据悉,有关方面也计划成立新河“富盛足球小镇”建设推进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发动各方共同参与。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不少上海足球爱好者以及青训队员,都会在这里感受浓郁的崇明足球氛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华 责任编辑:三千世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