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聚焦国足> 聚焦国足

FIFA调整比赛日国足或受影响 赛程更密集考验体能

  因疫情被迫取消3月和6月两个国际比赛日后,FIFA(国际足联)近日就未来两年国际比赛日的安排做出重大调整。6月24日,FIFA确定:今年的国际比赛日,只剩10月和11月,2022年3月的世界杯洲际附加赛推迟到6月,在此期间,单一国际比赛日会延长一天,以满足踢3场甚至4场比赛的需要,而这,对国足征战剩下的40强赛甚至12强赛(如果晋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期三赛甚至四赛

  目前的国际比赛日,大概是10-11天时间,可供各代表队踢两场国际比赛。但FIFA调整后,今年原则上只剩10月和11月两个国际比赛日,但比传统的多一天,这样球队集训后,单一国际比赛日内,可以安排3场比赛,FIFA计划用至少半年时间,将被推迟的6轮世预赛补齐。

  同时,FIFA还决定,洲际附加赛从2022年3月推迟到6月,2022年6月的国际比赛日,再延长一周,这意味着2022年6月国际比赛日可打4场比赛,这也是为防各国疫情防控久拖不决,国际比赛日可能再次推迟的备案。 也就是说,世界杯开幕前不到半年,参赛球队才能全部确定,这也是自1982年世界杯以来,第二次出现参赛队全部确定的时间,与决赛圈同年—1982年1月10日,沙特故意输给新西兰5球,导致国足与新西兰净胜球相同,不得不加赛一场,国足在新加坡1比2告负,当天,距世界杯开幕只有174天。

  将国际比赛日调整为一期三赛,也是因为欧足联下半年有第2届欧洲国家联赛和欧洲杯预选赛;预选赛场次最多的南美,已耽误了6轮比赛;中北美、非洲和亚洲也饱受疫情之苦,亚洲区40强赛,原本应在今年6月完赛,但目前已推迟到了10月和11月。而明年国际比赛日,只有5期10场比赛的空间,只能完成12强赛的双循环比赛,亚洲区和洲际附加赛的4场比赛,只能延迟到2022年,当年3月,踢完12强赛两个小组第3名的附加赛,6月参加洲际附加赛。即便疫情在此期间反复,但因为单一国际比赛日允许踢3场比赛,实际为各队留出了两个月的防疫期。

  阿拉伯杯测试世界杯

  除了国际比赛日的调整,本次大会另一个重大决定是为卡塔尔世界杯设置测试赛。因联合会杯取消,2021年首届扩军的世俱杯又在中国举行(因新冠疫情推迟到2022年夏),2022年底的卡塔尔世界杯,没有以往世界杯前一年,传统的“联合会杯”作为测试赛,经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主席哈桑·塔瓦迪提议,FIFA同意在2021年底举办阿拉伯国家杯,作为世界杯的测试赛。

  除了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队(8支打过世界杯),卡塔尔组委会还想再特邀两支国家队参赛,一方面是凑成24支球队便于分组,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赛事水平。

  不过,比赛不计入国际比赛日,所以,FIFA同意参赛各足协无需召回海外球员,只由本土联赛球员参赛。比赛全部在卡塔尔世界杯主办球场举行,相应训练、食宿等配套设施,也会全部按世界杯标准和流程进行,以测试卡塔尔方面的筹备情况。

  阿拉伯国家杯创办于1963年,但无论比赛时间还是参赛球队,都极不规律,到2012年,总共49年里,才举办了11届,其中1966-1985年,长达19年没办。此前参赛球队最多的是1998年,当时12支球队参赛,巧合的是,当时的东道主,正是卡塔尔,他们获得了亚军。时隔七年激活这项赛事,除了为世界杯做测试赛,卡塔尔也希望将其打造成六大洲外最大的国家队赛事。

  卡塔尔上次承办阿拉伯体育赛事是2011年的泛阿拉伯运动会,有超过6000名运动员参加,规模仅次于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9520名运动员),但那次足球项目的参赛队只有12支,而2006年亚运会男足有28支球队,女足有8支球队。

  此前,阿拉伯世界相对规律的足球赛事是海湾杯和西亚锦标赛,但球队数量严重不足。海湾杯只有6-8支球队,西亚锦标赛最多12支,2014年卡塔尔主办西亚锦标赛时只有9支球队参赛,最终他们以东道主身份,夺得参加这项赛事以来唯一的冠军,2019年卡塔尔主办了第24届海湾杯,但半决赛遗憾输给沙特。

  自2010年获得世界杯主办权以来,卡塔尔承办了大量足球赛事,一是为世界杯锻炼,二是积累赛事承办经验。但世界杯即将来临,FIFA却取消了传统的联合会杯,卡塔尔只能重拾搁置7年,连阿拉伯世界都几乎遗忘的泛阿拉伯杯,为世界杯“彩排”。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足球报 作者:寒冰 责任编辑:刘松涛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