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中超联赛> 滚动新闻

前东吴老总:苏州和中超曾无限接近 却有多重障碍

  稿件来源:足球报

  记者陈永报道 苏州,2020赛季中超联赛预定的两大赛区之一,同时承办了2020年中国足协超级杯,当然,这一切都等着中超开赛的最后通知。

  对于苏州可能承办中超联赛,江苏资深足球记者把江苏足球比喻为“苏大强”,而尽管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同时也是江苏唯一一支中超球队的驻地,但就城市而言,苏州以全国城市GDP第六的显赫身份,毫无疑问是“苏大强”中最强大的所在。

  19235.8亿,全国城市GDP第六,这是苏州的答案,而在足球层面,2020赛季,苏州东吴和昆山FC都获得了中甲联赛的参赛资格,至此,苏州何时拥有一支中超球队,成为热议话题。

  日前,记者也采访了前苏州东吴俱乐部副董事长、总经理邱源,他从2017年开始分管俱乐部,2017年底正式掌管俱乐部,2019赛季结束后回到集团任职,将近三年的时间,他对苏州足球、对于中乙、对于中国足球,都有了更深的理解。采访中,邱源也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苏州足球和中国足球。

苏州足球

GDP全国第六应匹配中超队,但发展面临多重障碍

  ◆《足球》:说起苏州东吴,首先要说的就是苏州,全国城市GDP第六,那么关于苏州足球,您有怎样的看法?

  邱源:目前全国城市GDP排名前10的城市,除了苏州、杭州和成都之外,都拥有中超球队,上海和广州还拥有两支中超球队,杭州和成都都曾经拥有过中超的球队,也是中国足球的重点城市。苏州GDP全国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重庆,苏州也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就经济地位和城市发展而言,苏州完全应该拥有一支中超球队。

  ◆但苏州足球直到最近几年才被关注,原因又是怎样的呢?

  这和苏州这座城市的特点有关,客观来讲,苏州的足球氛围比其他大城市还是要差一些,虽然苏州经济非常富足,但从历史和文化上来讲,作为鱼米之乡,苏州一直比较富裕,所以苏州人的性格更加平和,不好斗,对于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历来不太重视和喜欢,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苏州体育设施非常完善,但喜欢踢球的人和其他城市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还有一个是地理位置的因素,苏州距离上海比较近,文化和心理上更倾向于上海,加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职业俱乐部,所以喜欢足球的苏州球迷基本上都是上海申花的球迷。

  甚至包括城市的定位,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苏州人更倾向于上海,甚至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上海的一部分,这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现在,苏州人的苏州意识是不是更强一些了呢?

  这几年情况确实好了很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全国GDP第六的城市,苏州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苏州意识的苏醒和崛起是自然而然的,而这种意识是需要一个载体的,毫无疑问,非常具有竞争性的足球其实就是最好的载体。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苏州是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这一点恐怕很多外地人都不清楚,这些移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入苏州,现在已经有了移民二代甚至三代,如果说第一代移民还有着非常浓厚的乡土意识的话,第二代移民则有更强的苏州意识,而到了第三代,可能乡土意识已经完全淡薄了。说起来,苏州东吴的球迷,大部分都是移民或者移民后代。但苏州本土人和移民及后代,也需要共同的文化符号来提升凝聚力,在这个层面上,苏州足球同样承担着很重要的功能。

  ◆说起苏州足球,和江苏足球应该有怎样的区分和定位?

  目前以江苏苏宁为代表的江苏足球,其影响力更多地在苏中和苏北地区,在苏南地区,对于江苏足球的认同感并不高。江苏一直被划分为苏南和苏北,后来又有了苏中的说法,另外就是江苏经济发展非常均衡,而且发展都普遍不错,所以各地区自我意识就比较强,在这个背景下,江苏足球就有遍地开花、互相竞争的态势,就像2020赛季,除了中超的江苏苏宁,中甲又有了3支江苏球队:泰州远大、苏州东吴和昆山FC,就长远来看,江苏完全可以拥有两支中超的球队。

  ◆苏州足球的内部竞争态势又是怎么样的?

  苏州其实和江苏一样,苏州6区(含苏州工业园区)4县,经济发展非常均衡,而且苏州下面的几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和吴江(2012年撤市设区),经济都是很强很强,以前的时候,他们都不说自己是苏州人,都说自己的昆山人,常熟人等等,比如我们去常熟打比赛,球迷支持度就不高。

  所以苏州要形成合力也不容易,很简单,深圳不会有球迷说自己是福田球迷或者罗湖球迷,广州也不会有球迷说自己是天河球迷或者越秀球迷,但苏州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导致苏州无法形成合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中超球队的因素所在。

  当然情况同样在变化和发展,目前苏州很多市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前还有城乡结合部,现在城乡结合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苏州人也更加认可苏州这个城市。我个人认为,苏州足球和昆山足球,短期内来看是竞争关系,但长期来看还是要合作。

  ◆鉴于以上因素,单靠企业力量发展苏州足球冲中超,难度是不是也较大?

  确实是这样,上述的问题都需要政府的引导,此外,经济结构也是一个大问题,苏州的企业更多地是制造业和配套产业,真正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大企业几乎没有,包括房地产也没有特别大的企业。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单单依靠企业是难以完成苏州足球崛起的,包括我们企业,我们是做新能源的,其实也没有太大必要去利用足球打广告,投资足球更多地是一种情感。

  ◆政府是否可以统筹发展呢?

  目前来看,单单就苏州东吴来说,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高,当然我们也非常理解政府,毕竟苏州这个城市原本就有强大的名片,下有苏杭嘛,再加上苏州经济发展好、居民满意度高,政府对于足球并不是那么迫切。

  但就长远来看,苏州要进一步匹配全国第六城市的地位,还需要更多方面发力,足球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简单,我们说全国大城市,可能很多人还是会说沈阳、西安等等,而不会想到苏州,但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国际都市,仍旧在全力发展体育产业,引进F1、网球大师赛、NBA中国赛等等,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当然也包括全力发展足球,有了申花和上港两支球队,也都是冠军球队。

  所以,不管是从苏州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苏州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看,还是从苏州的外在展现来看,苏州都应该全力发展职业足球,包括其他体育、文化等项目,苏州不能再仅仅是园林,也不能仅仅是富裕,而应该是一个有着文化影响力、体育影响力的大城市。此前我也和苏州的领导谈过一些相关话题,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任期是一个问题,职业足球的发展绝不是三年五年就可以搞定的。但未来终归要迈出这一步。

中乙联赛

中乙应整体开展商务开发,U23打中乙应该有升降级

  ◆《足球》:这几年苏州东吴征战中乙,你对中乙是怎么评价的?

  邱源:我从2017年开始关注中乙,过去三年,中乙的水平提升是非常非常大的,包括足协杯的很多比赛,你也看到了,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中乙表现得并不差。

  ◆对于目前中乙,包括中甲球队的退出怎么看呢?

  其实在中甲和中乙,同样有着很多热情的球迷,有着很多为足球而努力奋斗的球员,就以湖南湘涛来说,它是老牌中甲球队,但每年情况都不好,可是我到了湘涛主场感触还是很深,不管是在长沙还是益阳,比赛日的时候真的是有很多忠诚球迷的。我们队里也有湖南的队员,他当时踢球的想法就是,有机会就去中超,没有机会也要努力在家乡的职业球队踢上球。

  湘涛还留在中乙,但合肥已经没有球队了,当时有队员来我们队,水平并不比我们的高,我们也没法要,结果球员走的时候说,不踢了,当时也是很感慨。这个情况是普遍的,所以就足协而言,我觉得在中甲中乙的准入上也要考虑避免一刀切,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他们保留足球的火种。

  ◆新赛季中乙的整体投入应该会下探到2000万以内吧?

  2018年是中乙投入的最高峰,投入三四千万的球队很多,2020年,恐怕不少中乙球队可能会收缩到1000万以内,相应的,中甲的投入也会回落,实际上,中超已经明显回落了。

  其实,给球员一个虚幻的、最终拿不到的高工资,反而不如给他们实实在在的收入,不管是1万、2万还是3万,至少球员能拿到手,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2020赛季,月薪3万以上的球员应该是很少很少了。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对于中乙的商务开发又怎么看?

  直到今年,职业联盟才说带着中乙玩,其实,中甲中乙未必需要多少话语权,中超吃肉,中乙跟着喝汤,都可能改变中乙俱乐部的生存状况。

  之前我也跟足协说过很多次,我们中乙也不需要成立联盟什么的,我们就成立一个统一的市场开发公司就可以了,我们中乙所有俱乐部联合起来开展商务合作,不用找顶尖品牌,找二流三流品牌就行,中乙覆盖的省份多啊,中乙的球迷基数大啊,哪怕费用不多,但只要每个俱乐部一年有个二三百万,都可能会改变这个俱乐部的命运。

  ◆中超U23打中乙,你怎么看待?

  大方向我是赞成的,但决策的过程我不赞成,中超U23既然要打中乙,就应该从中冠开始打,你有能力打上来,那就来打中乙,反过来,你在中乙有能力冲甲,你当然可以冲甲,只要保证一队和二队不在同一个级别而已。

  我认为,至少目前,中超U23和国青打中乙会拉低中乙的水平,拉低一个台阶甚至两个台阶。这个判断考虑的不是能力,而是在没有升降级的驱动下,比赛的质量肯定会大幅度下滑,这一点和球员的能力是没有关系的。反过来,你中超U23球队有可能冲甲,也有可能被打到中冠,前者很激励球员,后者则是丢不起那个人,那你的态度肯定就没问题了,如果仅仅因为打不好中乙就回去打U23联赛,那没什么压力。

  所以我也希望中国足协通过试点,能够在未来制定更妥善的政策。

  ◆三年过去,你对中国足球有何建议?

  2018年底我写过一个《中国足球改革之我见》,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经济层面、城市发展层面和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应该是一个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足球管理层面呢,有什么感触?

  我的感触就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到现在都没有建立稳定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再加上足球泡沫化,投资人的足球战略不断调整,投入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俱乐部的管理也只能跟着变,这非常不利于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只有一个稳健且长期的战略、稳定和现代的管理制度,才可以真正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也希望通过最近这两年的退出潮、泡沫化和去泡沫化等,让所有足球人,包括足球投资人认识到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厘清中国足球发展的问题。

  ◆最后说一下你个人吧,从集团到足球管理岗位,是因为什么原因?

  可能还是因为我和足球的缘分,我是江苏盐城人,小时候是鲁能和江苏双料球迷,可能因为我们那边和山东文化更接近吧,后来大学毕业后还曾到济南工作一年,还到球迷组织帮忙。

  小时候我就踢球,我是在普通学校,但因为踢得好就跟着业余体校的球队一起打比赛,一度还准备好好踢去省队,结果老师和父母都说,你学习就可以考北大,踢什么球啊,然后就没踢球,不过在北大的时候也进过校队。

  毕业之后其实主要在汽车行业工作,后来来到了集团,集团2015年就收了俱乐部,老板知道我喜欢足球,就让我去管理俱乐部,所以说这是一份缘分,现在工作调整已经回到集团了,未来,也希望有机会可以继续为中国足球出一份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足球报 作者:陈永 责任编辑:微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