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聚焦国足> 聚焦国足

李铁义无反顾迎最严峻挑战 半年合同背后写满犹豫

    对于李铁,他的恩师朱广沪曾经如此评价,“铁子身上最可贵的是态度,或者说执念,就是不服输。他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可能有些困难已经足够让其他人放弃,但李铁不会。”从1997年十强赛在金州体育场被全场球迷“轰下球场”,到坐稳埃弗顿主力后遭遇严重伤病,再到率领华夏幸福冲超后第二个赛季惨遭下课,无论作为球员还是教练,李铁遭遇的挫折和困难不少,但正如朱广沪所说,不服输的他每次都能重新站起来。

    昨天,42岁的李铁开始迎来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一项任务——出任中国男足主帅。合约只有短短半年,在迎来世预赛四十强赛后半程前没有任何热身磨合的机会,当别人还在计算得失时,李铁义无反顾、满怀热情地接过了“烫手山芋”,这份执念足以令人钦佩。正如《新京报》在报道中所写:“同一天,在地球两端,两位中国足球人(武磊、李铁)的追梦故事感人至深。要问我中国足球缺点什么,也许正是武磊、李铁这样单纯为梦想而拼搏的人吧。”

    半年合同凸显不信任

    2020年6月9日,这就是李铁此番执教国足的合同终止日。虽然主角亲口表示,如果能率领国足冲入十二强赛,双方的合作还会继续下去,但身为正式主帅,合同为期却只有半年,从中足以看出,中国足球决策层在选择李铁执教国足时心存疑虑。

    《四川日报》在报道中便为李铁打抱不平,认为中国足协的做法存在不妥之处:“事实上,给一名本土年轻教练半年的合同,显示中国足协对李铁的完全不信任。中国足协这么做的意图非常明显——仅和李铁签订半年的合同就可以将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中,一旦李铁执教中国男足的战绩不好,中国男足也没能完成逆转冲进十二强赛,那么李铁就会成为背锅侠惨遭中国足协的解雇。”

    其实中国足协完全可以有其他选择规避关于“半年合同”的争议,例如在长期合同中加入“无法晋级十二强赛自动解约”这样的预防条款,就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而先给半年合同,再视情况是否续约,相比写入解约条款的长期合同,有着一个天壤之别——中国足协完全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李铁率领中国队实现晋级,也可以找到不续约的理由,而考核的因素就不必像解约条款那么明确地与某个成绩挂钩,也可以是难以量化的比赛质量、技战术内容等。

    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选择李铁是因为他最适合成为中国男足主帅,是集思广益、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中国足协技术总监范普维尔德则表示,李铁出任国足主帅将会给本土年轻教练做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从而激励大家埋头苦干,加速前行。在公开场合,中国足协对李铁表达了支持,但“半年合同”没有透出同样的信号,这背后恐怕是多方角力造成的举棋不定。

    执教经验欠缺是软肋

    无论作为球员还是教练,李铁过往的成绩堪称优秀。16岁随健力宝队留洋巴西,20岁入选国家队征战世预赛,25岁代表国足打满三场世界杯,此后加盟英超埃弗顿队,33岁成为辽足助理教练,35岁成为里皮的恒大教练组成员,38岁担任河北华夏幸福队主教练带领球队冲超成功,40岁担任武汉卓尔队主教练并再次率队冲超。

    但李铁作为主教练的经历毕竟只有四年时间,其中顶级联赛只有一年半,作为教练,他欠缺经验和积淀。《体坛周报》便谈到了这一点,“毕竟从2015年7月,(李铁)才开始做职业足球队主教练,在主教练这个岗位上,李铁毫无疑问还是个‘菜鸟’,严重缺少执教经验。在球员时期,李铁是位性格极其火爆的球员,而在教练岗位上,拥有‘摇滚主帅’气质的李铁还曾与国足领队发生过嫌隙。”拥有相同观点的还有“澎湃新闻”,“(李铁)没有任何国家队或者说是国青队执教经验,能否驾驭国足,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要知道,现在国足已经没有任何犯错空间了,未来四十强赛四场比赛,国足必须全胜才能确保出线。”

    昨晚,新一期国足集训在广州正式开启,从队员们的反应来看,他们都期待着李铁的到来。杨旭说:“李铁是个有冲劲、有抱负的人,他为中国足球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一些新鲜的内容,祝福李导在国家队有一个好的表现,也祝福我们自己。”唐淼表示被李铁为梦想而奋斗的劲头所感动,“我们球员需要一些改变,从态度上抛开个人名利,一定要想着把国家放在首位,不要想太多,努力去拼搏。”颜骏凌则认为,自己曾与李铁在国家队共事了很长时间,非常看好李铁能取得成功,“其实我认为每一位本土教练都很有能力,也希望铁哥这次能证明中国教练也能带队取得成功。”

    李铁的国家队才刚刚起步,任何预测其实都略显草率,正如“腾讯体育”在报道中所写:“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谁带中国队冲击世界杯都会很难,里皮尚且如此,更何况李铁。希望他能够笑着面对这些东西,就像他今天回答每个问题时露出的微笑那样。如果真的有一天遇到了烦恼和困境,吹吹头发后继续保持笑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海翔 责任编辑:微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