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上海足球

U系列女足"青超元年" 上海U13女足夺首个联赛冠军

  11月11日,2019年青超联赛女子足球U13联赛结束了全部比赛的争夺,上海U13女足以10战9胜1负积27分的战绩一举拿下冠军奖杯,实现了组队后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梦,江苏和恒大两队分别获得亚军与季军。今年是女足青少年U系列联赛首度被纳入到青超联赛体系之中,上海U13女足所收获的这个冠军便更加意义非凡。

  体教结合科学青训是冠军秘诀

  夺冠之后,球队放了几天假。自从今年1月23日球队正式组建,姑娘们在过去的10个月里就几乎没怎么好好休息过,如今总算能享受一个四天的小长假,大家都乐开了花儿。短暂的休整过后,姑娘们将在本周日集结归队。接下来,这22位经过选拔留在队中的小球员将继续在东方绿舟基地接受训练,作为上海女足的后备梯队来培养建设。只不过由于人事调动,当姑娘们重新回到东方绿舟,将有新的教练组接手她们的训练与生活,原先以冠军教头黄坚雄率领的教练团队则有了带领2003/04年龄段梯队备战全运会的任务。

  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姑娘们哭作一团。今年是她们中不少人首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最开始没少因为不适应和想家而掉眼泪,如今她们早就习惯了和队友们朝夕相处的生活,而同样令她们割舍不下的,还有过去10个月里教练团队对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孩子都很听话,挺可爱的。”领队张群感慨道,“其实我们也就相处了10个月,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建立好了,也蛮深的。”

  生活上的关心是一方面,经过了这10个月的训练,小队员们无论是个人的足球专项技能还是其他身体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成长与锻炼,除了参与青超联赛,上海队还在这一年里参加了诸如昆明“MCC杯”、上海“金山杯”、呼和浩特“阿吉奈杯”等邀请赛,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谈起球队能在这个年龄段笑傲群雄的秘诀,张群表示科学和系统化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原因,“青训最重要的还是给孩子们打好底子,包括足球专项的技能、身体的灵活性、速度上的灵敏性等等,都需要在小时候培养和掌握。”张群介绍道,“否则等她们过了敏感期以后,再想要去培养她们的球感、协调、速度,难度就更大,周期也就更长。”正是得益于曾率队夺得青运会冠军、全运会冠军的主教练黄坚雄的出色能力与丰富经验,以及老搭档领队张群的默契配合,再加上助教前上海女足队员孙莉莎的努力与付出,这支基础并不算最优秀的球队才能在过去10个月时间里脱胎换骨,得到突飞猛进的成长。

  当然,平日训练之余,小队员们的文化课也都没落下,她们每周会上四次课,两次放在上午,两次放在晚上。自从陈戌源上任足协主席后,中国足协对于青训的发展越发重视,尤其是“体教结合”和“科学构筑体系”成为了他多次公开提及的重点任务。可以说,在这方面,上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成功复仇争胜之心成进步法宝

  回首过去这一年的征战,助教孙莉莎印象最深的比赛有两场。

  一场是刚组队不久,在昆明“MCC杯”比赛中因为自身失误导致0比2输给山东队的半决赛。当时小玫瑰们伤心欲绝、泣不成声的样子,教练组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用孙莉莎的话说,那会儿整个场面都“失控了”,所有孩子们都一边抹眼泪一边喊加油,大人们怎么劝都劝不住,既觉得心疼又觉得可爱。“她们确实整体都投入进去了,很想拿冠军。这个年龄段能有这种思想,我觉得挺不容易的。”孙莉莎有感而发,“对于小孩来说,挫折教育是具有一定激发性的。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管胜利还是失败,都是一种历练。”

  也正是经历了这一场输球,当青超赛场上遇到同一支山东队时,姑娘们分外眼红,想要争胜雪耻的欲望越发强烈,因为一旦没能取胜对手,她们就很有可能亲手将山东队送上冠军宝座。显然,姑娘们对于胜利的渴望和信念不允许她们有半点闪失。最终,队员们以一场5比0大胜,彻底击碎了山东队的夺冠梦,而这场比赛同样令孙莉莎难以忘怀。“孩子们下来特别激动,特别开心!”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孙莉莎不由自主笑了起来,“她们在场上表现出的霸气和激情,特别酣畅淋漓。”

  在今年的联赛中,黄坚雄被评选为最佳教练,黄嘉欣和李伊冉则分别获得了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守门员奖,两人曾多次入选国字号集训队,在参加过的赛事里,她们几乎把团体和个人奖项拿到手软,无论是发展潜力还是身体素质都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这些孩子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也很强。”孙莉莎说,“她们日后或许都会是我们上海女足的期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女足发布 作者:徐杨一凡 责任编辑:微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