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上港频道> 上港新闻

风雨骑行340公里!上港外籍球迷一人一车远征南京

  上海到南京,约340公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大巴、高铁,还是自驾?7月13日晚上,上港客场对阵苏宁,1300多名球迷组成了规模庞大的远征军,为球队营造出主场一般的热烈氛围。1300多人当中,英国籍球迷老田(Michael)最为特别,他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单薄的自行车。从12日的早上7点钟出发,在常州休息一晚,总计两天,历时近14个小时,比赛日下午3点15分,他才终于抵达南京奥体中心,以这种一个人的单车远征,为心爱的上港加油助威、忘情呐喊。

  苏州吃馄饨,路边吃水果

  风大雨大的时候也很怕

  选择骑行远征,老田并非心血来潮。他本身就是一名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足球、跑步、越野、自行车、皮划艇……很多运动项目都不在话下,经常会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户外运动酷照。

  在闵行区一家双语幼儿园任教的老田,平常去八万人体育场看球也是骑自行车。两个月的暑假,他早早确定计划,8月份前往四川骑行一个星期。因此,此次从上海骑到南京,也是他前期训练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及时赶到南京,他调整了两天的行程,第一天骑行180公里,第二天是相对较少的150公里。不巧的是,13日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阴雨天气给老田的骑行带来不少困难。

  “我早上7点半从家里出发,中午到苏州吃了一碗馄饨,很舒服,好吃极了。”老田告诉记者,随着雨势越来越大,他减慢了骑行速度,并决定在常州住宿一晚,“我就一件衣服,没有雨衣,不骑的话身上更冷。有一段时间雨特别大,感觉我的刹车都失灵了,控制不住车子,心里挺害怕的。”

  前一天8个小时的骑行,虽然很辛苦,老田却能自娱自乐。除了会停下来喝水休息,他发现道路两边有很多农田和瓜果园,“买一些在路边吃,很新鲜很好吃。”

  留足力气去球场蹦跳

  上港的表现令人自豪

  第二天没有了雨水干扰,老田加快了骑行的速度,仅用6个小时就骑完了150公里,中午休息了一阵,畅快地骑进了南京奥体中心。未能实现进入体育场拍照的心愿,他略显遗憾。

  已经在中国生活6年的老田,娶了老家在太原的女孩为妻,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虽然很辛苦,不过会更加体会到球员训练和比赛的不容易,任何一项运动都不轻松。”老田告诉记者,他预订的酒店就在南京奥体旁边,“要赶快回去补一觉,晚上还要在看台上蹦蹦跳跳呢。”

  这已经是老田支持上港队的第4个赛季。4年前的6月19日,上港在主场以5比3战胜长春亚泰,是老田第一次走进八万人体育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球场是两万五千人进场。可能是在散客看台的缘故,我当时的感觉是,球迷不是特别懂球,显得激情不够。”但这4年来,上港一步一个脚印,亚冠赛场有了突破,中超赛场也已经成为王者之师,老田每年也会挑选几个不同的城市去远征,“去年在广州的那一场我也在,真的太爽了,是我看球这么多年以来,心情最好的一次。这两年,上港队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我很自豪也很骄傲,我爱上港队。”

  与弟弟弹唱“上港战歌”

  爱上港就要爱一辈子

  前两年上港远征南京时,老田也报名了。当时,球迷会成员集体乘坐大巴,一路上唱歌、聊天,非常开心,“这一点与英国球迷很像,英国球迷喜欢唱歌。球场看球的时候,中国的球迷会则是分工明确,有旗手、有鼓手、有领喊,不管是唱歌还是喊口号,大家要一起行动,现场会显得很有力量。”

  去年,老田和妻子一起回了趟英国老家纽卡斯尔,也把上港队介绍给了亲朋好友。“我弟弟前一段时间来上海,也去看了一场球,为我支持这么一支优秀的队伍而感到自豪。”老田边说边拿出手机,指着一段视频说,“我弟弟喜欢弹吉他,我把那段上港球迷编唱的战歌告诉他,他来弹,我来唱,是不是很好听。”

  再过两天,老田会与朋友们再次返回南京,观看英超亚洲杯比赛。今年参赛队伍中,有他最喜爱的纽卡斯尔,那也是他的出生地。“这大概是我最美妙的时刻,纽卡斯尔竟然能来中国比赛,太难得了。”老田说,本周六英超亚洲杯上海站比赛的时候,他会组织中外的纽卡斯尔球迷聚会,“在英国,我爸爸就是纽卡斯尔球迷,我10岁就跟着爸爸去看球了。”

  现在,老田已经有两支最爱的球队。这一次的独自骑行,他就带了一个双肩包,背包上绣着上港队徽和他所在的蝙蝠球迷会会标。拍拍自己的胸脯,老田严肃表态:“中文里面有一个词叫忠心,我是忠实球迷,经常换球队的球迷不是真球迷,上港和纽卡斯尔与我都有特别的缘分,既然喜欢他们,那么就爱一辈子吧。”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劳动报 作者:王卫朋 责任编辑:三千世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