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海上体坛

提升服务能级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体育推"体荟魔都"

  摘要:“体荟魔都”打造的是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体育文化品牌这将是一个交流传播竞技体育精神、汇集上海体育产业发展资源、展现上海城市精神面貌的大平台。

  16日,由上海体育打造的体育文化品牌——“体荟魔都”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发布。首期主题为“上海体育产业思想讲坛”,邀请政府、企业、投资人等聚焦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新时代,碰撞思想,共话蓝图。

  上海体育产业三维度布局

  上海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为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政府已从三个维度进行布局,一是体育赛事之都,二是体育资源配置中心,三是体育科技创新平台。上海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体荟魔都”打造的是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体育文化品牌这将是一个交流传播竞技体育精神、汇集上海体育产业发展资源、展现上海城市精神面貌的大平台。

  市体育总会主席、市体育局局长徐彬介绍,近年来上海每年举办全国级以上体育赛事170场次左右,其中国际性赛事占40%,今年预计将超过180场,包括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自行车赛等各大品牌赛事。此外,市体育局也特别注重打造广大市民能够亲身参与的群众性赛事,并创办面向全市青少年的普及性赛事。

  体育资源配置方面,为鼓励全民健身,上海市每年都将新建或改建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等体育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从2015年的40.8%,增加到42.2%。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累计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4531个、市民球场527处、市民健身步道884条、市民游泳池35个、市民健身房18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99个,共计17257个(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底的1.72平方米提高到2平方米左右。

  体育科创方面,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体育产业30条》,对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远中近期目标、路径、任务明确做出描述,表明上海既期待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支持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在体育产业沃土上自由发展。在这样的政策利好之下,一系列有较大规模、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体育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真正让企业产生获得感

  体育产业是建设“健康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重要载体。2014至2017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从767亿元增长至1267亿元,增加值从308亿元增长至47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1.3%提升至1.6%,远超同期国内的平均水平0.94,并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结构。据统计,2017年,上海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总规模比重达到65.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产业规模与日俱增的上海已然是中国体育市场的名片。

  优良的体育产业营商环境是上海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市体育总会副主席、上海久事体育集团董事长樊建林用F1大奖赛和环球马术冠军赛为例,阐释了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一座城市重大赛事的办赛环境,也就是体育产业的营商环境。久事体育集团是上海体育产业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在筹备与落地各项赛事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上海市体育局、公安、海关、消防、机场等各方的支持才得以保证赛事的成功举办。”

  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体验感和重要性,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更是如此。2014年,国际最大体育产业公司耐克将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杨浦,标志着上海成为耐克全球十二座重点城市之一,创新产品发布的首选之地。对于这一选择,耐克大中华区高级活动市场总监林思颖深有感触,“世界银行去年发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首次进入前50,将上海和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为55%,北京为45%。上海的贡献是功不可没。”

  谈到体育部门如何主动当好“店小二”,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表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认真思考履行市场监管包括公共服务;同时多倾听企业的诉求,打破一些壁垒,在国家政策出台后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地,真正让企业能够产生获得感。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东颖 责任编辑:三千世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