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上海足球

全锦赛一波三连胜 上海女足模式升级后有更大目标

  在全国锦标赛上取得一波三连胜之后,上海农商银行女足仅仅休整了3天,2月22日,全队在东方绿舟训练基地重新恢复训练,备战3月初就将开战的新赛季女超联赛。近些年,上海女足始终稳居联赛第一集团,背后也有非常稳定的资金方支持。但她们似乎不会算账,有钱不知道花,反而送了一大批球员和教练出去。本赛季,球队迎来队史上的首位外教,上海女足终于知道“花钱”了?

  5年来培养了十几名国脚

  上海女足成立于1984年,历史上夺得过40多座国内冠军奖杯。2017年的全运会,上海女足包揽了成年组和青年组两个年龄段的冠军。2021年的全运会,上海女足虽然收获的是亚军,但面对整套国家队阵容的奥运联合队,也只是一球小负。

  随着国内女足职业化程度有所提升,上海女足也在2018年与上海农商银行牵手。只不过,与前天津队、前江苏苏宁大手笔引入高水平外援不同,运营资金充足的上海女足,并没有选择“砸钱”这条路。2018赛季,时任主教练水庆霞依然选择全华班出战联赛。

  2019赛季开始,上海农商银行女足开始尝试引入外援,但并未改变锻炼提拔本土年轻队员的建队理念,球队依然坚持谋求长线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外援的带动,助推本土球员快速成长。自2018年以来,共向中国女足国家队输送运动员16人。

  近几年,上海女足虽然在联赛中统治力有所下滑,夺得冠军的次数减少,但运动员与教练员收入水平稳中有升。同时,随着近两届全运会一大批年轻球员的涌现,球队新老交替的速度非常之快。目前,球队既有90后的老国脚压阵,也有汪琳琳这样的00后新秀,球队年龄结构合理,更有活力,也更有冲击力。

  把优秀球员送到国外锻炼

  把年轻球员留在国内锻炼的同时,上海女足也大力支持优秀球员留洋,开创国内女足俱乐部球员大批量留洋的先河。自2021赛季开始,上海农商银行女足先后输送唐佳丽、沈梦雨等多名强力国脚留洋。作为她们的母队,上海农商银行女足并没有迫于成绩的压力而患得患失。相反,俱乐部接二连三地把主力“送出去”,体现了超乎寻常的气度和视野。

  目前,有多达10名留洋队员带有“上海女足”背景,助力中国女足备战2023澳大利亚新西兰世界杯。其中,沈梦雨在凯尔特人驰骋疆场,帮助球队收获双冠,成为了女足海外球员的排头兵。唐佳丽先后征战英超和西甲,杨淑慧在法甲和俄超奋力追逐梦想,杨莉娜品尝了欧冠的滋味,肖裕仪和李佳悦也收获了职业生涯的珍贵体验。

  对于曾经的队友一个个踏上留洋之路,上海女足队长刘洁茹充满了不舍,但也非常自豪于好姐妹们在国外得到的历练,“她们能去那里磨炼,敢于挑战自己,跳出舒适圈,是个很勇敢的决定。而且,目前来说,欧洲主流联赛的整体水平确实高于我们,有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不仅仅送球员,上海女足还把教练也送了出去。2022年初,水庆霞率领着中国女足,连克日韩,奇迹般地捧起了女足亚洲杯的冠军。在这支冠军之师当中,有多达6名国脚来自于上海农商银行女足。

  稳定经营模式再升级

  2023年,在市政府进一步推动下,市体育局、市足协和上海农商银行再次达成合作协议,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出资赞助,持续助力上海女足新周期的备战工作。

  作为稳定经营模式的一次升级,上海女足终于知道怎么“花钱”了,在本赛季引进以高仓麻子为主教练的日本高水平外籍教练团队,希望高仓教练把日本女足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成长经验及以“小快灵”为基础的地面传控打法传授给上海女足,继续走技术足球路线,同时持续强化体能,增强对抗能力,提高精神属性,将上海女足的整体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对于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位外教,本赛季开始兼任助理教练的刘洁茹坦言,刚刚知道高仓教练要来的时候,球员们都很吃惊,“她的名字如雷贯耳,长时间在日本国家队任教,也获得了七次亚足联最佳女足教练。”

  在国家队抽调多名主力的情况下,上海女足补充了多名年轻球员出战全锦赛,球队顺利取得一波三连胜,就是高仓教练执教能力的最佳体现。“高仓教练非常优秀,她是温柔的严谨吧,总是带着笑容给我们喝着‘鸡汤’,然后技术动作的要求细节上非严格细致,如何有效传控是她最在意的方面。”

  此外,年轻22岁的新外援马塔在新赛季加盟上海女足,曾经夺得女超联赛最佳射手的班达也回归上海队。刘洁茹坦言,班达一如既往地谦逊和职业,玛塔踢球十分成熟稳重,奔跑能力也很突出,对中场是很好的补充。

  “非常感谢上海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在背后对我们上海女足的支持,确实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也杜绝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更安心地去打好比赛,也帮助我们稳固上海女足的技术风格,构建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刘洁茹说,新赛季,球队肯定会积极争冠,去为上海这座城市创造新的荣誉,“3月初我们就要在金山迎来新赛季的两个主场,欢迎球迷到现场给我们加油呐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责任编辑:张晓莉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